中央空調維修:一看、二摸、三聽、四測、五剖析
一、摸
緊縮機正常作業20~30分鐘后,摸一摸吸氣管、排氣管、緊縮機、蒸發器出風口、冷凝器等部位的溫度,憑手感便可判別制冷作用的好壞。
摸蒸發器的外表溫度。作業正常的空調器蒸發器遍地的溫度應該是相同的,其外表是發涼的, 一般在15度左右,暴露在外的銅管彎頭處有凝露珠。
摸冷凝器的外表溫度??照{器開機作業后,冷凝器很快就會熱起來,熱得越快闡明制冷越快,在正常使用狀況下,冷凝器的溫度可達80度左右,冷凝管壁溫度一般在45-55℃。
摸低壓回氣管外表溫度。正常時,吸氣管冷,排氣管熱。手摸應感到涼,如果環境溫度較低,低壓回氣管外表還會有凝露珠,如果回氣管不結露,而高壓排氣管比較燙,緊縮機外殼也很熱,很可能是制冷劑缺乏,如果緊縮機的回氣管上悉數結露,并結到緊縮機外殼的一半或悉數,闡明制冷劑過多。
摸高壓排氣管溫度。手摸應感到比較熱,夏地利還棘手。
摸枯燥過濾器外表溫度。在正常狀況下,手摸枯燥過濾器外表感覺略比環境溫度高。如果有涼的感覺或凝露,闡明枯燥過濾器有微堵現象。
摸出風口溫度。手應感覺出風有些涼意,手逗留的時間長就感到有些冷。
二、聽
細心傾聽整機作業的聲響是否正常。空調器在作業時,會宣布一定的聲響,但如果聽到一些不正常的聲響就有問題了,如在聽緊縮機作業時,有“嗡嗡”聲可當即判明是緊縮機電動機不能正常發動的聲響,此時應當即關掉電源,查找原因。
“嘶嘶”聲是緊縮機內高壓減振管開裂后發作的高壓氣流聲;“嗒嗒”聲是緊縮機內部金屬的磕碰聲;“當當”聲是緊縮機內吊簧掉落或開裂后的撞擊聲。
三、看
看空調器外形是否無缺,各個部件的作業是否正常。其次,看制冷系統各管路有無開裂,各焊接處是否有油跡呈現,焊點有油跡則可能有滲漏。再細心看一下電器元件的插片有無松脫現象,各銜接銅管方位是否正確,有無銅管碰殼體。 終,看一下離心風葉和軸流風葉的跳動是否過大,電動機和緊縮機有無顯著振蕩。
看高、低壓壓力值是否正常。環境溫度在30度時,R22低壓約為0.49~0.54Mpa,高壓約為1.17~1.37MPa;環境溫度在35度時,低壓約為0.58~0.62Mpa,高壓約為1.93 Mpa;環境溫度在43度時,低壓約0.68Mpa,高壓約為2.31 Mpa。
看毛細管低壓部分的結霜狀況。正常制冷時,在緊縮機作業之初,毛細管會結上薄薄的一層霜,隨后就逐漸化掉,但制冷劑缺乏或管路阻塞都會發作掛霜不化的現象。值得留意的是,室外熱交換器在冬天按熱泵循環方法作業時,它屬低壓、低溫部件,也可能發作制冷劑走漏和阻塞。如果毛細管出口至室外熱交換器進口這一管段上有霜而其它部分枯燥,標明毛細管已半堵。從外表看,制冷劑缺乏和半阻塞的現象是共同的。
留意:室內、外環境溫度是否過高或過低,過濾網是否太臟或有無通風不良等現象,以便掃除外部原因及裝置使用不當等要素。
四、查
一般可用壓力表、鉗形電流表、萬用表等丈量系統壓力、溫度、電源電壓、絕緣電阻、作業電流是否符合要求,用泡泡水或檢漏儀查看制冷劑有無走漏。
當周圍環境溫度在30℃左右(空調制冷狀況下),若低壓表的壓力(表壓)在0.4MPa以下,則標明制冷劑缺乏或有走漏。高壓表的壓力(表壓)正常值應在2MPa左右,過高或過低都闡明有反常。冷凝器的出口處若發作阻塞可使高壓壓力升高,而低壓壓力下降。
查看和調查的常規項目如下:
(1)低壓壓力;
(2)高壓壓力;
(3)停機時平衡壓力;
(4)吸氣管溫度;
(5)排氣管溫度;
(6)緊縮機溫度;
(7)冷凝器;
(8)蒸發器;
(9)過濾器;
(10)毛細管;
(11)作業電流。
五、剖析
進一步剖析毛病地點處和毛病的輕重程度。由于制冷系統、電氣系統和空氣循環系統是互相均有聯系又互相影響的,因而,要歸納起來進行剖析,由外至內地判別毛病的實踐部位,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以免一時忽略,呈現判別錯誤,形成不必要的丟失。